- · 《房地产导刊》征稿要求[06/29]
- · 《房地产导刊》投稿方式[06/29]
- · 《房地产导刊》栏目设置[06/29]
- · 《房地产导刊》刊物宗旨[06/29]
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看似繁荣背后的隐忧(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近些年最为震动的是,2010年6月,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春拍中,以728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功拍出了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徐悲鸿油画”。
近些年最为震动的是,2010年6月,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春拍中,以728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功拍出了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徐悲鸿油画”。徐悲鸿长子徐伯阳给出了鉴定文字:“此幅油画(人体)确系先父徐悲鸿的真迹,先父早期作品,为母亲保留之遗作。徐伯阳2007年9月29日。”并还有徐伯阳与这幅画的合影。
但在2011年9月15日,中央美术学院首届研修班的部分学生联名声称,这幅油画是当年他们的习作,并非“徐悲鸿油画”。金钱的诱惑力似乎是难以想象的。
公道、公平、正义、诚信等,在唯利是图者那里几乎已荡然无存。在艺术品市场,除了制假贩假、假鉴定,还有些艺术家与经纪人、收藏家、画商,竟然共同做局,自卖自买,用天价拍卖“成交”,营造“轰动效应”,大获其利。而对以天价之数“虚拟成交”的假拍卖现象,真正的艺术家、收藏家是嗤之以鼻的。
我们知道,一般的交易行为,体现为买卖双方之间的博弈,经多轮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妥协,交易成功。而拍卖行为,则是卖方给出底价之后,便由多家买者相互竞价,似乎仅表现为多家买者之间的博弈。而一场拍卖活动,事实上汇集了拍卖行、卖家、买者甚至还包括艺术家本人或家属之间的多重博弈关系。这里面,有阳光下的交易,也不乏暗箱操作,黑幕交易。
当今书画市场的一些疯狂地追逐市场价值的丑陋现象,有违于市场的正常秩序,也有违于画商、收藏家、鉴定专家、艺术家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艺术良知。制假贩假在中国已司空见惯,假字、假画、假古董、假拍卖(自卖自买)、假鉴定等可谓泛滥成灾,因此,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打假势在必行。而在当今中国的书画艺术界,政府官员担任书协、美协要职屡见不鲜,艺术头衔甚至可以用钱去买。
据中国香港媒体报道,内地某省书协主席,就是花1000万元买来的。著名画家吴冠中就曾指出,中国的美协书协“变成衙门了”,甚至呼吁要“取消美协、书协”!在中国, 拘泥于“官本位”思想一时难以根除,因而书画艺术品市场也“官大学问大”,“按官论价”被视为常态。这些,无不都是对艺术的亵渎,它对书画艺术的创新有百害而无一利。
未完待续,订阅期刊看全文。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编辑:冉冬怡
审核:王晓飞
本刊唯一投稿邮箱
欢迎来稿
《文化产业导刊》
政策传导、发展指导、投资引领
在这里,看文化产业发展
文章来源:《房地产导刊》 网址: http://www.fdcdkzzs.cn/zonghexinwen/2021/0816/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