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创新产业+旧改 海珠创新湾为“一江两岸”再赋能

来源:房地产导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24 13:3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快报记者何露诗报道? 11月12日,“新海珠、新引擎、新活力!”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指导,广州市城市发展研究会主办,房地产导报承办。海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来

新快报记者何露诗报道? 11月12日,“新海珠、新引擎、新活力!”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指导,广州市城市发展研究会主办,房地产导报承办。海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城市规划、区域发展、产业集群研究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海珠创新湾时代中国、越秀地产、中海地产、珠光集团等各大品牌地产公司.,从区域发展、有利的城市规划、宜居和产业发展趋势等角度探索海珠创新湾的未来。

海珠创新湾具有整合价值链的区位优势

随着滨江资源的不断开发和粤港澳大湾区布局的逐步推进,与会专家认为,海珠是东西部“创新制造”走廊的交汇点湾区两侧,具有整合价值链的区位优势。在城市规划专家眼中,在广州市中心,只有海珠创新湾是唯一能有效结合和连接稀缺江景、历史文化价值和滨江滨水南向格局新兴产业的板块。 .

首先,20.5公里的海岸线汇聚以广州之窗商务港为龙头的六大产业园区,推动海珠创新湾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琶洲携手,触手可及。

其次,密集的交通规划也为该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海珠创新湾片区将加强主要走廊沿线的地铁线路,未来有望增设车站。 10分钟的区域覆盖率可达80%以上。增强区域集聚辐射能力,与广州老城、珠江新城、荔湾、番禺等区域对接,积极融入广州城市发展圈。

与此同时,海珠湾地区的城市更新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石溪、里角湾等高端产业集群核心区的更新改造,显着改善了城市面貌、产业和交通。石溪单元作为海珠创新湾的活力区域,拥有稀缺的滨水火车站,引入集约化单元的人流,形成生机勃勃的空间;在里郊地区,通过精细化的城市设计构建了一条轴线区域的布局使城市空间充满了秩序感。

丁力:广州需要海珠创新湾激活城市发展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丁力教授指出,新轴的方向是广州“城市力量”的缩影。在这里,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轴心已经形成。作为广州“城市轴线+珠江水道”为数不多的黄金交汇点之一,海珠创新湾将“重新赋能”广州在大湾区发展中的作用。丁力表示,广州未来的发展需要海珠创新湾这样的区域试点,从区域发展、产业集聚、生态人居等多方面全方位引领广州中心城区发展。

邱海雄:产城融合+创新驱动 海珠创新湾迎来下一个产业风口

从城市化的角度来看,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建设发展一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两条主线。当前产城关系升级为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引领行业发展。互利共赢模式升级。中山大学教授、中大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邱海雄先生表示,海珠创新湾将凭借其突出的战略地位和优势,积极成为继琶洲之后的下一个产业风口。工业基础。

当前,琶洲板块持续释放总部经济“磁力”,为海珠创新湾产业创新赋能。划分为琶洲的海珠创新湾,将规划发展为广州智能应用创新中心和广佛体验消费商务区。不仅将为琶洲核心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应用场景和商业配套支持,服务范围也将辐射。 “一河两岸”区已成为广州市高净值人群消费、娱乐、居住需求的“聚宝盆”,成为吸纳巨额资本和投资的“聚宝盆”。资源流入。

赵洪红:海珠创新湾拥有市中心优质资源

国内外宜居城市概览,都离不开滨水区的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筑学院院长赵洪红认为,前通道开发已接近尾声,土地资源日益紧缺。 “后珠江”人居时代将打造大湾区背景下的人居价值新制高点——海珠创新湾。 “这里是传统、现代、时尚、未来的集合。文明传承与文化创新在这里相得益彰。”赵红红说道。

按照规划,海珠创新湾在海珠区与城市轴线南段和珠江经济带、创新带和景观带相接,占据广州罕见的南向江景资源的最后一公里。配套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湖、优越的碧道环境、加持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都是广州其他中心城区无法复制的优势。

互动环节,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定熙、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筑学院院长赵红红、中国区副总经理蓝尊海外置业广州公司、越秀地产万众区域公司营销部副总经理陈轩宇、时代中国广州公司南区副总经理董宇、市场运营中心总经理助理冯健珠光实业集团副总裁,共商海珠创新湾宜居未来。

文章来源:《房地产导刊》 网址: http://www.fdcdkzzs.cn/zonghexinwen/2021/0824/1408.html



上一篇: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看似繁荣背后的隐忧
下一篇:创新产业+旧改 海珠创新湾为“一江两岸”再赋能

房地产导刊投稿 | 房地产导刊编辑部| 房地产导刊版面费 | 房地产导刊论文发表 | 房地产导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房地产导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